Search

前幾天,跟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聊到她當年結婚的時候找婚紗的故事。

她說她當時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前幾天,跟一個剛認識不久的朋友聊到她當年結婚的時候找婚紗的故事。

她說她當時花了大約3個月找婚紗,一次又一次在無盡的婚紗海裡試穿,預算大概在1000歐元。網路上找,實體店也試。每當走進一間婚紗店,看到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款式,非常興奮期待。一件又一件穿上後發現,每每『看到』婚紗的那種興奮感在『穿上身』後,就跌了一半,總有說不出來的『差了點什麼或是多了點什麼的不對勁』。然而那些她覺得100分的婚紗,價錢大概1700歐元,大大超出預算。最後,她花了1100歐左右買了一件只有90分的婚紗,因為到最後試到心累無感就不願再找了,然後現在婚紗收在家裡...2年了,沒再打開過。

現在的時尚產業走得太快太快了,時裝和婚紗都是。商品一系列一系列的推出然後淘汰...價錢壓低了乍看下很吸引人...但是穿上身後仔細看,品質顧不上了、細節不講究了、就算幸運找到一件很不錯的...過幾天穿出門,撞衫機率極高,然後穿了一陣子後脫線了,更糟的還起毛球了。也因此,這幾年我慢慢養成了一個『買好不買多』習慣,特別是針對牛仔褲、洋裝和外套...這類單品。例如,有件5年前花了3000台幣買的牛仔褲,穿到現在還在穿,除了我瘦了褲子有點啷以外,褲型仍然保持的很好;有件4年前買的 MASSIMO DUTTI 海軍藍風衣,記得大概130歐,穿到現在都還很愛,而且我就只有那麼一件風衣,打算今年秋天才要再入手一件駝色的;穿了2個冬天的 SŒUR 羊毛大衣,幾乎每天穿至今,版型質料還是很好,280歐我覺得很值得,一樣的我也就只有那麼一件全羊毛大衣;唯一一件真皮外套 ALLSAINTS,一樣穿了3年品質不用說了。

再說回到婚紗,這位新朋友很後悔結完婚後才認識我,與其花1100歐左右買了一件只有90分的婚紗,她更願意花1300歐訂製一件『她自己設計由我來製作完成的兩件式婚紗』,不只婚紗夢完美實現了,改良後兩件式的婚紗可以變成洋裝在特別的場合再度出場。

最後,我想說的是,無論是時裝還是婚紗,當一件衣服的設計、品質、細節、剪裁、縫線...足夠好的時候,在自己能力許可範圍內花多一點點錢是值得的。不只顯現品味、不容易撞衫、可以穿很久,最重要的是,不會造成快速時尚產業背後所造成的巨大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。共勉之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2010年,大二還沒讀完,毅然決然放下一切隻身來到法國。曾經那個一句法文也不認得被家裡寵慣的小女孩,成了獨當一面的自創品牌設計師。帶著7個月大的狗兒子住在巴黎瑪德蓮教堂附近,展開下一個精彩的十年。 Léa Mademoiselle (手工訂製服) http://leamademoiselle.com/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eaMademoiselle.couture/
那個住在巴黎的女子和她的寶貝狗兒子 ( 婚紗禮服設計師 | 畫家 | 藝術工
View all posts